以课标和学生视角重构教学
作者:王辉霞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4-03-01

      一个学期就是一个容器,能盛放什么取决于你的计划,更取决于行动。站在新学期的门槛,沿着过去一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开始勾勒新学期的课堂改进计划。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近两年来,中小学课堂有多少变化呢?在一次新课标导读活动中,我曾问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如何?很多教师坦言:新课标“枯燥乏味”“读不懂”“不想读”“读不深,不会用”“无法领会核心内容”“与课堂有距离感”等。

      读不懂新课标,就很难运用新课标理念改善教学。关于新课标,我不仅个人读,还与同伴共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课标理念的课堂研究。

      在学习共同体中共研课标。2023年,作为新网师英语研课讲师,我多次带领研课团队共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启发颇多。

      共读前,每个人进行批注式阅读,写出阅读中的感想和困惑,也就是说“共读不从零开始”;共读中,秉持“承担即成长”理念,安排团队成员轮流做导读主持,提出导读问题,对话交流;共读后,人人撰写共读综述。

      一年来,我们不仅理解了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分级课程结构”“以主题为统领的课程内容六要素”“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评一体化”等核心理念,还能站在课标角度重构教学设计,并且能“以终为始”,逆向思考,从学习终端用户——学生视角改进课堂。

      但需要说明的是,课标只是指月之手,不是月。学习课标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毫无疑问,新课标依然是我新学期要持续学习的内容。

      探究“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曾说,既要用理论去武装一线教师,还要树立教师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做耕耘在教育田野里的“农人”。

      2023年秋季,我带领团队探究“基于UbD逆向设计三阶段的单元整体教学”,把课标学习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针对学生真实问题,围绕素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搜索、整合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确定目标、设计单元基本问题和大任务,体现“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AI智能系统横空出世,搜寻信息、获得知识的路径日趋便捷,以获取知识点的“知识本位”单课时教学已无法满足需要。也就是说,传统的知识点教学,学生形成的是碎片化、浅层化的低阶认知能力,可以应付考试,却无法应对实际问题。素养时代,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还要能在具体情境中自由提取知识,并运用正确的知识恰当解决问题。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最为关键的是基于大概念教学的大任务设计。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卓玉提出新时代教师六种新素养中的“大任务设计素养”和“大观念领悟素养”,都指向单元整体教学。在他看来,素养的本质是“既能且愿,能愿互促”。

      愿,即态度。教师要具有大观念、大任务设计思维,要“从准备给学生讲知识,走向准备让学生做事情;从碎片化、分解式学习,走向整体性、结构化学习;从基于考试要求的学习,走向基于任务魅力的学习”。

      能,即能力。教师能将教材单元内容转化为需要学生做的一件事;能确保所做事情包含结构化知识、适切性、意义感、可视化成果等要素;能依据做事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流程和评价标准。

      经由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在确定单元目标体系、设计评估证据和课堂体验活动、单元作业设计等方面,我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新学期,这将是我的课堂改进计划不可缺少的内容。

      像语言学家一样教英语。过去的一年,线上研课的同时,我还把研课成果辐射到学校英语备课组,开展新课标视域下的课堂改革。新学期,我将秉持“知行合一”和“事上磨炼”的理念,更注重语篇研读与英语本体性知识研究,关注英语语言本质,努力“像语言学家一样教英语”。对待学生的问题,不再以“固定用法”“习惯表达”等自己都觉得脸红的“理由”搪塞敷衍,而是刨根寻底,遇到不懂的,及时查阅论文,或求助专家学者。

      此外,通过学生语言学习的现象我看到了本质问题,了解了为什么学生会在“Do you like bananas”问句中不假思索地回答“Yes,I like”,为什么学生会出现“I/He/She favorite subject...”的“低级错误”等。这种教学的通透感会提升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学课标,用课标,学思结合,用创为本。新学期,从过去一年的学习实践中“取一瓢饮”,我将继续发力,走出舒适区,走进教学新地带。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滑县锦和街道英民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