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学综合征说“不”
作者:时旗军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4-03-01

      假期的截止日期如同一阵急切刺耳的上课铃震得心发慌,不少学生不想面对却不得不面对。开学给了一些学生“当头一棒”,他们承担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困境:睡不着、睡不醒、头晕、发力、食欲不振;记不住东西、集中不了注意力、情绪不稳定……作为教师,新学期没迎来新气象,却遭遇了“开学综合征”的下马威,年复一年让人着实难言期待,甚至教师自己往往也面临“不想上讲台”“假期没过够”等问题。面对开学窘境,怎么让师生身归心亦归呢?

      一要理性认识“开学综合征”。长假期间,师生不必面对繁杂的教育和学习事务,属于自己的时间比较充裕,突然加快的工作和学习节奏,自然让人难以适应。抗拒开学是正常的身心预设,教师要接纳自己和学生的天性,即使不能迅速恢复常态,也应做到“少一分苛责,可缓缓归矣”。教师应加强资料检索力和知识鉴别力,多从心理学、医学等方面建立正确认知,从而对“征”下药。青年教师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学生的个案与整体问题相结合,向老教师请教,与搭班教师交流。

      二要内外兼修练好“磨刀功”。内,即内在心境,要修身修心;外,即外部环境,要保障硬件。内在方面相对更重要。不良情绪是极易传染的,“厌”“烦”“丧”“慌”等情绪如春天的柳絮般有意无意会在教师和学生间散开。因此,教师要整理好心情再出发,在假期结束前一周“收心”,利用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集体备课等活动规律作息,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完成一个个小计划着手,逐渐恢复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教师也要善于拿自己“做试验”,替学生“尝百草”,通过家校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将自己“收心”的努力和做法分享出来。这种方式既是工作汇报又是经验总结,还可以与家长探讨如何共同带动学生。教师还要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自己制订计划,并在家长的陪伴中切实执行。开学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培养“能力增长观”,摒弃唯结果论,鼓励学生将过程做好,把每日功夫下到位。至于外在方面,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学生做好学习的硬件准备,比如购买必要的文具和学习资料;同时要督促自己写好学历案、做好PPT、准备好教学用具等。班主任要做好新学期排座位计划、适当调整班干部等工作。

      三要不务主业肯做“无用功”。教师做一些不直接服务于教学和学习的事情,对于克服“开学综合征”而言反而有奇效。比如,新学期“添新”,将办公桌和教室精心布置一番,学会“断舍离”,愉悦心情,打破一些原有的物品摆放习惯,避免日复一日的自动化行为;召开假期趣事分享主题班会,师生畅所欲言,将假期乐事搬到课堂,让严肃的班级活泼起来;组织“非功利性阅读”,破而后立,鼓励学生将文学经典、漫画、科幻小说等作为假期里短视频和游戏的替代,成为课余调剂,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放映励志电影,激发师生“开新篇”的热情;增强音、体、美课程的存在感,提升体质和精气神,做好劳动教育与美育。所谓“无用功”,少了功利、实用主义,回归的是教师和学生对广义教育与学习的爱,彰显了有人情味的人本主义关怀。

      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新学期伊始,教师与学生当携手同行,打好应对“开学综合征”的关键战役,让开学成为值得期待的开端。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