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达成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课堂上,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问,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数学学科特点,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以一节高中数学复习课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案例呈现:“开火车”引发的争议
在复习《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填写辅导书中的知识梳理,核对后组织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依次讲解习题,直到课堂结束。课后,数学课代表三次向老师建议取消“开火车”,众多学生也对此提问方式有较大争议。
学生甲:大家都忙着做自己要讲的题,没有办法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解。
学生乙:每次“开火车”周围同学总是让我帮忙看题,又不好拒绝。
学生丙:有时候同学讲得比较模糊或者听不见,还是喜欢老师讲。
……
一些教师在课后也对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提出了质疑:
教师A:随堂练习用“开火车”的方式提问太快了,学生思考时间严重不足。
教师B:学生会提前做好题目,没有轮到就发呆、讲话,课堂秩序混乱。
教师C:虽然增加了很多学生活动,但一直是学生讲题,缺乏教师引导。
……
这种普通的课堂提问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十分常见。在一线教学过程中,是否真的存在很多问题?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
案例分析:提问缺了哪些味道
提问的趣味性欠佳。在案例中,教师原本想用“开火车”的提问方式营造出全班学生开心游戏、积极回答的课堂氛围,但实际效果欠佳。学生在“开火车”时处于紧张压迫或侥幸懒散的两极化心理状态,担心教师批评便提前看题,学习效果适得其反,没有轮到就放飞自我,周围同学相互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也会逐渐感到厌烦无趣,并容易养成被动学习的心态,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并不是单靠花样提问方式实现,应注重数学本身就具有趣味性。
提问缺失教师评讲。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需要教师及时反馈评讲,这才是完整的课堂提问环节。案例中通过课后与学生沟通发现一些问题:当学生声音较小时,教师只是走到学生附近听,未考虑到远处学生无法听到。对于一些典型重要题目,学生讲解正确后,教师直接讲下一题目,缺乏对重难点、易错点的强调提醒。当学生讲解出现错误时,教师立刻打断否认并直接讲解正确做法,但是错误的原因并没有解决,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
案例启示:什么样的提问才有效
重视思维的启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启发思维式的问题引导。启发性提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启发思考,教师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进而产生探索问题的渴求。其次是深化思维,在学生思维受阻或思考较浅时适当暗示性提问,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深入理解。最后,可进行适当的拓展性提问,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同时,为保证学生思考的有效落实,教师应注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审题与思考时间。
挖掘问题的趣味。数学具有形式化、高度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困难,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应用广泛性的特征提出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设置情境教学、问题探索等活动增加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求欲。有趣的提问方式还有质疑式提问、设悬念式提问、开放讨论式提问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名优秀教师懂得如何吸引学生目光,并抓住数学本质展开教学活动,营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
注重教师的讲评。数学具有严谨性的特点,学生回答问题后需要教师准确评讲。首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明确给出答案,避免学生模棱两可或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其次,当学生回答正确但讲解不明确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或补充。当学生言之凿凿却回答错误时,教师需要有效利用该错误分析原因、强调纠正。
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讨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系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