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东:与AI一起设计苏格拉底式提问
作者:吴向东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3-05-17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不过,我所指的提问,是苏格拉底式的。

      曾经听过一节初中生物课,这节课是由不到10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上的,她讲的是肘关节的结构,满堂课下来都是讲授。但她似乎也很注重提问,边讲授边板书,还不时问学生。在练习环节,教师出了一些填空、判断和问答题,都是指向记忆再现的。整节课下来,没见到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这位教师由于年轻,经验不足,不善于提问;而另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语文名师,他的课步步设问、循循善诱令我无比感叹。每一步设问如同一个精准的诱导,让学生往“圈套”里钻。学生顺着他的小步骤提问,一步步精准回答。几个提问下来,学生显然也相当得意。这让我想起了诸葛亮诱敌深入的计谋,都在教师的“设计”里了。

      教师的提问能力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突破,逐步走向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如何突破和学会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呢?在我带省工作室骨干教师的10多年工作中做了许多尝试,虽然培养了一些优秀教师,但始终感到有些费神——我的智力、见识和提问的周全程度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考虑得那么细致。

      不过,目前有了新的工具值得我们去尝试。那就是以OpenAI公司开发的ChatGPT和Anthropic公司开发的Claude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话工具。

      请先看ChatGPT的例子,我的提问是——

      问:关于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请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指导我探索,可以吗?

      答:当然可以!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是一种深度思考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你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理。

      1.你认为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可能是电流、线圈的长度、线圈的截面积、铁芯的材料或形状等。这些因素是否会对磁力产生影响?

      2.如果你改变了其中一个因素,比如增加电流的强度或增加线圈的长度,那么磁力会怎样变化?这些变化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3.你是否可以进行实验来验证这些假设?如果是,你将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测量磁力的大小?如何控制变量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通过不断地提问和探究,你可以逐渐深入理解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

      这些提问都指向了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而且非常详细,教学时具有参考价值。同样是提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因素的问题,我稍作改变,转用项目式探究的方式,又向Claude进行提问——

      问:要让小学生设计一个磁力最大的电磁铁,我需要怎样如苏格拉底那样提问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实验探索呢?

      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要引导小学生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设计一个磁力最大的电磁铁,可以遵循以下思路提问: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各个因素,比如,什么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电流、铁芯材料和电磁铁的结构是否会产生影响?还有其他因素吗?

      其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比如,如果我们增加电流,会发生什么变化?使用不同的铁芯材料会有何不同?改变线圈匝数或铁芯尺寸会有什么影响?你可以设计什么实验来测试你的想法?

      在学生做实验和观察结果后,继续追问,促进分析和总结。比如,从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各因素是如何影响磁力的?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定量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如何设计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

      最后,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各因素,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检验其效果。比如,现在根据我们探讨和实验的结果,你会如何设计一个磁力最大的电磁铁?你的设计方案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可以达到最大磁力?你可以做什么实验来检验你设计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提问,鼓励学生展现出探究的思维,提出问题、假设并检验,分析结果并总结定量关系,最终综合各因素设计出一个磁力最大的电磁铁方案。这正是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培养科学思维的效果。

      Claude理解清楚了我的提问,其回答逻辑清晰,提问明确,教学进程设计合理,并且整个过程设计很具有现场感,非常适合形成完备的基于提问的教案。无论使用ChatGPT还是Claude,教师都可以就其中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提问,比如“我如何就线圈、电流大小、铁芯材料等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分别做苏格拉底式提问?”以得到更详细的提问设计。

      从两个AI工具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大致看出苏格拉底式提问的特点:

      1.开放。提问是开放的,给学生广泛而深入思考的空间,而不是设定选项,暗示或诱导一个标准答案。

      2.追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一步追问,从不同的角度质疑学生的假设和看法,促进学生全面思考。

      3.假设。通过假设的情形和提出假设性问题,探讨新思路和看法。

      4.可检验。所有的观点都应该有证据支持,“你为什么这样说?证据是什么”,请学生进行澄清或修正。

      5.总结和进一步设问。适时梳理和归纳目前的观点,进一步推进对话的深入和对问题的深度理解,并适当赞赏,以鼓励学生将讨论继续下去。

      总之,课堂上要用好苏格拉底式提问是不容易的。虽然教师可以借助AI工具来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设计,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素养,方能从容应对。

      (作者系特级教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科院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