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
作者:周建国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日期:2021-07-29

     乡村小规模学校,不仅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改变乡村孩子命运、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可是,笔者发现,当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还存在以下问题:

     因为规模小难出政绩,地方政府对乡村小规模学校重视不够,致使学校逐渐衰败;乡村教育仍实行乡镇中心小学、完全小学、不完全小学、教学点四级管理模式,管理层级多,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致使学校管理疲软;小规模学校一旦出现优秀教师,上级学校会像“割韭菜”一样把其挖走,不仅加重了留守教师的教学负担,更使他们“军心涣散”;因为学生大量“出走”,学校只能把不同年级的学生合并起来进行复式教学,留守教师因为缺乏跨学科及包班教学的能力,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基于此,笔者以为,要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有关部门须打好“组合拳”。

     首先,地方政府要做好“兜底”保障。因为“小”“散”“远”,小规模学校的生均办学成本远高于大规模学校。为此,地方政府要设立乡村小规模学校专项资金,建立公用经费“兜底”机制,保证教育资金能及时拨付到校,确保小规模学校正常有序运转。

     其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履行好管理职责。一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将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结合起来。二要取消目前的四级管理模式,以乡镇为单位,或组建乡村教育委员会,或建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联盟,统筹乡村教育资源配置。同时,要赋予校长更多的管理权利,以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三要结对帮扶,鼓励城区及乡镇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结成办学共同体,加大教师双向流动力度,最大程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四要保障乡村教师的权益,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让更多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

     最后,乡村小规模学校要努力办出特色与水平。乡村小规模学校不能一味向城镇学校看齐,要积极组织专家、教师探索开发乡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当地的乡土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用优质的教育留住学生,并吸引学生回流。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加强乡土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乡、记住乡愁、留住乡韵、不忘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