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哲学课“遍地开花”
作者:周 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3-05-26

      哲学家玛克辛·格林曾经写道:“回顾历史,人们一直都不能相信儿童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构起意义世界。”成年人往往不会认真关注儿童提出的那些“无厘头”问题,只是觉得他们的发问可笑或可爱。其实,以儿童的视角出发,他们的每一次发问都是极其真诚而严肃的,这种发问正是一种原初性的“哲学式发问”,其背后隐藏着一门有趣的学问——儿童哲学。

      哲学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人类对理想境界的探究过程。在哲学思辨中,追问的意义远比答案本身重要。儿童天性中孕育着众多追寻“爱智慧”的本能优势,对儿童哲学思辨力的挖掘和提升,不仅有助于升级儿童的思维境界,而且有利于加强成人对于“人”这一命题的深度理解。儿童于哲学方面的天生优势,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旺盛的好奇心。成人对于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早已见怪不怪,但儿童眼中绝大多数事物都是全新的“哲学的惊奇”,如同充满未知的魔盒等待被一个个打开,体现出哲学家马修斯阐述的儿童的“自由探索可能性”。

      第二,不断追问的兴趣。教育心理学中,“兴趣”指“个体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儿童“刨根问底”的天性正是哲学思辨的重要素质,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往往充满儿童般天真纯真的心性,同时又具有不知变通的执着,乃至经常发出不谙世事的追问。

      第三,形象化的思维。儿童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是形象思维,因此在面对成人提出的抽象的概念化问题时,往往会进行形象化的“模型重塑”,这一能力正是哲学思维中极其需要的思考新角度。比如,儿童在接触“秘密”这一概念时,可能提出“想买一个秘密”,当得到“秘密不是具体东西不能被购买”“秘密是不能被别人知道的”等回复后,有的儿童会突然说“秘密是无价的生日礼物”,这就说明儿童会以具体的形象思维去实现抽象概念的形象提炼和转化。

      第四,质疑批判的精神。我们经常形容儿童说话时“童言无忌”,也常提到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本质上,儿童呈现出的这些特质源于阅历的缺乏和经验的不足,但也正因如此,无所顾忌的儿童才会因不受束缚产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这种与生俱来的怀疑态度可以带给儿童天然的批判意识。

      那么,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应该如何上好儿童哲学这门课呢?

      激发兴趣感。马修斯研究儿童哲学的起因,就是苦于高校学生在上“哲学导论”这门课时无法产生兴趣,进而他试图通过研究证明这些大学生在儿童时期就具备哲学思辨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儿童哲学时,应该尽力激发儿童在哲学上的天赋和兴趣,培养儿童在哲学思考方面的持久内驱力。

      提升交流感。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精神内涵的传承:“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教育活动中这种人与人之间耳传心授的交流感极其重要,尤其对于哲学课这种相对抽象的思想分享,需要通过如哲学家苏格拉底“产婆术”般的对话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谈及儿童哲学的著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巧都聚焦于交流,这种交流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作为成年人的教师真正进入对儿童深层人性的理解层面。

      不要给答案。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3岁以前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可以在无意识之中“悠然自在地掌握某种能力”。以此推论,儿童也具备承载哲学思辨天赋的极度敏感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拥有迥异于成年人对哲学问题的理解方式,具备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天然洞察力。教师要想在儿童哲学课上更多发挥儿童自主、自由、自在思考哲学的本能天赋,就一定要尽量倾听、适度引导,千万不要试图给出答案。这样才能激发儿童通过哲学思辨逐渐成为一个自信、独立、深入的思考者。对于儿童而言,许多时候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限制,如果教师在儿童进行哲学思辨分享时过多打断甚至直接给出结论,只能终止儿童进入深度思考模式的可能性,无法引导儿童完成哲学思辨能力的“量变引发质变”。

     在具体的实践层面,许多教师通过构建创新型教学场景,借助多元教学载体,实现儿童哲学课的讲授和分享,比如围读哲学类图书绘本、观看哲学科幻类电影等,以及让儿童哲学课与现有课程中涉及哲学内涵的部分进行深度融合。当然,具体的原则仍是要尽量做到“激发兴趣感、提升交流感、不给出答案”这三点原则。

      目前,我国开设儿童哲学课的学校不算多,只有在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一定范围的试点课程基础上,才能更好实现儿童哲学课的本土化落地,进而实现儿童哲学课的“遍地开花”。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ALA19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