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
作者:董小玉 王鹏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日期:2021-11-01

     [摘 要]立足新时代,大学语文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抓思政滴灌的关键环节,即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核心”,培养民族精神、涵育审美素养,引导学生以“雄健的精神”“高度的文化自信”投身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审美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中华儿女独特的审美体系。如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精神的种子,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基因;中华民族精神便如粗壮的枝干,标示着我们“向何处发展”的方向;而审美素养则是繁硕的花朵,昭示着我们新时代的审美理想与文化追求。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和“审美素养”,以三位一体同心圆的方式构成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价值引领和塑造作用。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一直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实践当中,成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提升审美素养的主要动力,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亦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培根铸魂的核心要旨,该核心既规定了大学语文的“好文章”内容驱动,又指向了“内省外化”的教学路径。

     1.以“好文章”为驱动枢纽

     母语教育的课程定位,决定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不是知识灌输,而是以文载道、以文化人。通过师生与经典的深刻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大学生对母语的兴趣、珍视与热爱,引导其在经典作品的学习与品悟中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个性特质和独特魅力。

     首先,以“好文章”催生文化自觉。文章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文字载体。教学中可导入文言文经典文本,感悟汉语之美,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通过精读外国文学作品,于求同存异中张扬中华文化自觉,以培植学生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其次,以“好文章”增强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数千年绵延发展,在创新创造中葆有强大的生命力,拥有顽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吸纳包容品格。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也要精选现当代优秀作品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精华,兼收并蓄。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建构民族文化认同,从“好文章”的形质之美中体认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牢铸民族身份意识。

再次,以“好文章”孳乳文化自信。文学经典是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以“好文章”为文化载体,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在多元文化的比较学习中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有魅力,以形成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认同。要引导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和精神信仰。

     2.以“内省外化”为教学旨归

     课程思政理想的效果就是“内省外化”。“内省”是一种内在认识活动,是价值观的认同及主动接受;“外化”强调知行合一,即用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砥砺自身、指导实践,实现自我教育与发展。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灌输与感悟”的协同统一,使当代大学生真正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内省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强化整本书阅读研讨的“内省”内容。阅读并深入阐释文本是“内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书籍育人心”,教师可以把《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等经典著作作为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形成“我的思考”,在研讨过程中坚定“文化认同”。二是践行写作作为思想“外化”的途径。以“我手写我心”。以西南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经典导读与欣赏》为例,教师与学生一道在有关主流媒体发表有关经典阅读的相关报道,如《寻觅清明的内涵·师生话诗词》《西南大学“云端”共话经典》等对话与评论。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又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灌输与感悟的共生。三是实施“开口即美”的“外化”形式。以“我口诉我心”,实现德言统一,涵化以美育德。如以朗诵、辩论、演讲等形式,翻转教学课堂,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既有丰富的历史意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浓缩精华;又有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涵括民族开拓奋进历程中凝聚的中国近现代精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语文尤需培养学生“雄健的精神”,以勇立时代潮头。

     1.厚植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家国天下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学语文”教材里俯拾即是。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强力彰显着“忠恕爱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南宋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家国之思动人心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人论世”,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生命经验对作品进行深度解读,自然会对学生起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觉地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并将其化为学习上的动力,报效祖国。

     2.弘扬“四个伟大”精神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教师应基于大学语文的人文特质在教学中具化这“四个伟大”精神,使之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

     承扬东方智慧中的创造精神。大学语文教材中有耳熟能详的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圣人先贤,这些闻名于世的思想巨匠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也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泱泱五千年,每个时代都创造出各自鼎盛的文艺作品,应让大学生在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审美的形式中充分领悟东方智慧及其创造风采。

     品鉴诗词歌赋中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向来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向来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离骚》《天问》中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与伟大抱负;从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青春》中重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雷激荡;从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七律·长征》中感受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以及红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与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