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如何做到“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作者:智库分析师 来源:智库 日期:2021-05-07

     近年来,为解决“三点半”难题,各地纷纷实施“弹性放学”“校内课后托管”“课后延时服务”等举措。在推进课后服务过程中,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请看来自中教传媒智库特约智库观察员的观察和建议——

     开展课后服务要注意给学校和教师纾困

     课后服务虽然解决了多数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尤其是占用了教师可用于教研、备课、自修等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当前亟待跟进必要的补救和纠偏措施,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困境。

     从本地情况看,可通过公共财政帮扶、“谁受益谁出资”等办法,向有资质、信誉好的第三方购买服务,并将服务机构、人员和内容纳入监管范围,以契约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如此,既解决了部分家长和学生之需,也激发了社会资源的活力,又给学校和教师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解决“三点半”难题,并非意味着一定要由学校来解决家长所需、所急与所困,而应该立足地方现状积极拓宽思路,由地方政府出面,教育部门牵头,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社会机构等多方面力量,统筹运作,科学安排。

     (智库特约观察员 孟祥杰)

     学校做好“课后作业服务”也很重要

     从本地情况看,一些家长对课后服务“不买帐”,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课后作业服务”。一些教师随意占用这段时间讲课,家庭作业仍然要回到家里完成,孩子的课业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教育部有要求,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可见,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应当是课后托管服务的一项内容。

     只要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对作业量的要求,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上合理安排、科学规划、严格把关,学生完全能够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

     从学校层面看,一是要做到合理安排课后服务时间。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要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二是要科学规划和设计作业。在作业设计上,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分层、分类布置作业,确保学生都能完成规定量的作业。三是要严格把关,引导教师规范布置和批改作业。凡书面作业,教师要全批全改,并及时进行讲评。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严禁超纲、超量布置作业;课后服务时间主要用于学生完成作业,教师不得利用这一时间讲授新课或进行集体辅导;不得再额外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

     另外,学校要尊重教师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看管课后服务,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负担。要实行轮班制,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备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对于孩子小、家庭负担重,无法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学校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照顾。       (智库特约观察员王营)

     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不能忽视了乡村学校

     观察各地今年开学收费文件,发现一个现象:县城以上中小学可以收取课后延时服务费,而乡村中小学被排除在外。而事实上,课后延时服务在乡村同样需要。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远离父母,缺少关爱,难以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更需要一个温馨而安全的学习环境。因此,落实课后延时服务不能忽视了乡村学校。

     当前,乡村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是学生有课后延时服务的需求;二是乡村学校开展延时服务没有财力支持,完全靠教师奉献,难以为继。乡村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关键在于收费。笔者调查发现,如果课后延时服务免费,乡村中小学生家长100%赞同,但如果收费,赞同的比例就只有30%多一点。原因在于,乡村中小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家长在外打工,学生跟着祖父母生活,经济条件有限。课后延时服务,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如果不能同步开展,乡村中小学生不能享受课后延时服务的红利,将产生新的教育不均衡,降低了老百姓共享教育均衡发展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乡村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还需要结合乡村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

     (智库特约观察员 余民强)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做好“四件事”

     首先,整合课后服务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把课后服务“超市”办起来。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挖掘校内课后服务资源,让设备设施用起来,让广大教师动起来;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聘用校外专业人士参与课后服务,以提高课后服务的品质,让学生不必东北西走、不停“专场”,也能接受高质量的艺术体育科技类专业培训。同时,也可吸收有特长的家长及村居艺术院团的退休人员、“五老”人员等,参与课后服务。

     其次,精心研制课后服务的运转机制,服务流程,让课后服务转起来。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服务”理念引领课后服务的全过程,以学生愿意不愿意、家长满意不满意作为机制研制和流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建立学校课后服务服务常规、质量管理、资料留存、台账建立、后勤保障等工作制度。可以以周为单位,按服务学生人数、内容、时间、形式、服务人员等制定课后服务流程,方便学生迅速进入课后服务状态,保证每位学生各得其所,课后服务项目多而不乱。 

     再其次,运用好经费杠杆,调动各方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在“收”上,一方面要争取政府财政补贴支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确保经费“收”得来;另一方面,要实行收费听证公示制度,让服务购买方规规矩矩付费,明明白白消费,不触碰收费“高压线”,不搭车收费,消除潜在的因收费问题产生的纠纷和负面影响。在“支”上,应坚持收支对冲的原则,多退少不补,尽量保持收支平衡。要按照制定的绩效考核相关细则,合理计量,及时兑付,保证对校内服务人员激励的及时有效,对校外人员参与课后服务的,要及时足额支付服务劳务报酬。同时,服务费分配要向公众公示,接受监督。

     最后,学校要围绕“自愿”两个字处理好与学生、家长、课后服务人员等几种关系,向关系要效益,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对学生及家长,一方面调动各种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另一方面,要广泛宣传,引导其课后服务“消费”,提高家长“消费”品位,消除学生想“活动”、家长想“补课”的矛盾。对参与课后服务的人员特别是校内教师,既要严格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行为,严禁变相补课、私自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也要为教师课后服务提供后勤保障,解决好课后服务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足额发放课后服务的相关补贴、绩效工资,让教师干得舒心。处理好几种关系,无疑有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多方合作工作机制和课后服务工作样态,最大程度确保课后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行。

     (智库特约观察员 吕建)

     (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