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有“态·度”的多维度课堂评价
作者:李贵安 董 莎 童妍心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2-11-30

      课堂评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贵安团队研究发现,传统课堂评价存在“偏离育人目标、方式单一僵化、形式华而不实、反馈延时迟滞”等问题。于是,他们基于“学中思、过程乐、内化德”的理念,开始了构建新课堂评价体系的探索。

      ——————————————

      新时代课堂评价亟须构建育人导向的评价机制,基于学生成长发展设计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成长精确画像。为此,陕西师范大学提出构建有“态·度”的多维度课堂评价。在该评价导向下,构建聚焦Student-Learning-Developing(简称SLD)的新课堂,强调学习之“思”、学生之“乐”、成长之“德”。SLD新课堂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遵循两个“六维度”,即强调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六种“状态”(六态)与六种“程度”(六度)作为课堂评价的具体观测指标,从而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落实于课堂评价中,通过利用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构建完善的育人评价体系,并确保该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

      学习状态是学生对课堂的信息反馈,是观察课堂、评价课堂的有力证据,也是新时代育人课堂的重要观测点。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细致观察与分析,可对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一是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质量的基本要素。学生在课堂上具备情绪调节能力,评价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情绪愉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触角,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分析学生情绪状态,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并适时给予学生表情和语言反馈,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要以情绪状态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上的表现,确保状态积极之“思”、情绪愉悦之“乐”、应对困难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情绪”。

      二是注意状态。注意状态是实施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学生要持续投入学习活动,时刻关注讲解或讨论的主要问题,目光紧随发言人,全神贯注倾听,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的注意状态,关注不同阶段学生的注意倾向,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状态,可用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并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注意状态。教师要以注意状态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上的表现,确保全神贯注之“思”、身心投入之“乐”、自律调控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注意”。

      三是参与状态。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必须由学生的参与来实现。良好的参与状态应是全员、全程参与。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程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踊跃发言,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为学生参与提供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教师要以参与状态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上的表现,确保有效参与之“思”、活跃参与之“乐”、互助参与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参与”。

      四是交往状态。交往状态是师生间双向的信息沟通与情感沟通的表征。师生、生生之间友好积极交流,学习过程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发言,主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有分工合作的团体意识。教师应为学生的参与创设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用角色分工、小组比赛等形式助力学生课堂交往。教师要以交往状态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上的表现,确保有效交往之“思”、积极交往之“乐”、和谐交往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交往”。

      五是思维状态。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状态是提高课堂教与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良好的思维状态应是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流畅有条理;敢于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回答见解有思考、有创意。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学习逻辑的课堂,抛出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训练学生创新性思维,关注学生思维状态,用质疑、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状态。教师要以思维状态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上的表现,确保善于动脑之“思”、沉浸思考之“乐”、解决实际问题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思维”。

      六是生成状态。生成状态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生成状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造欲望。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进而获得成功喜悦的体验。为此,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预设,将生成状态作为备课、备学生的重要指标。教师要以生成状态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上的表现,确保掌握知识之“思”、能力提升之“乐”、培养素质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生成”。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统一,更是恰到好处的节点。如何把握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度”,我们针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程度,提供如下六个视角。

      一是目标效度。目标效度是指考查课堂教学中精准对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这就促使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监控,使课堂实施更具针对性。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学情分析,因材施教,设计具体、明确、可测量、具有操作性,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学科特点、彰显教材核心价值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以目标效度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中的表现,确保目标设置之“思”、既定目标完成之“乐”、课程思政育人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有效”。

      二是参与广度。参与广度是指考查课堂内外学习参与人数的多少、参与范围的大小、环境参与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参与是前提,教师参与是基础,学生参与是关键。课堂各组成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参与,构建多向信息交流的互动参与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要以参与广度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中的表现,确保课堂内容之“思”、广泛互动参与之“乐”、敢于发表想法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参与”。

      三是获得密度。获得密度是指考查师生在规定课时的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多渠道获得信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增值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备课充分,丰富信息量、训练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帮助学生内化吸收,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有效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后的获得密度。教师要以获得密度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中的表现,确保内化知识之“思”、参与课堂之“乐”、情感价值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获得”。

      四是思维深度。思维深度是指考查在整合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向深度延展并结合具体情境应用知识的思维认知过程,助推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疑、引疑、释疑,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教师通过科学的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要以思维深度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中的表现,确保引导提出问题之“思”、培养创新思维之“乐”、塑造思维品行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思维”。

      五是自觉程度。自觉程度是指考查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自觉自愿加入教学活动的意愿强度,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与学的自觉。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内在心理上的需求,需求是最好的动机。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识。教师要以自觉程度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中的表现,确保自主学习之“思”、自愿参与之“乐”、自行反思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自觉”。

      六是适切程度。适切程度是指考查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成长的匹配程度,教学活动与达成教学目标的契合程度,以及教学媒介辅助教学的适合程度。教师通过选取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法,借助开放性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呈现更加形象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争先恐后地加入课堂教学活动,恰到好处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以适切程度评价学生在“思乐德”课堂中的表现,确保教学目标制定贴切之“思”、活动设计参与氛围之“乐”、媒介辅助育人之“德”三个不同层面的“适切”。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新理念,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状态成为评价的重心。SLD新课堂基于学生课堂上多种状态和程度的表现构建多维度课堂评价,以此评定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成效显著。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