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人才,由企业说了算、由市场说了算。’这句话在青岛不是一个理念,是一条条实实在在的政策,是一个个具体的经办流程。”歌尔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张仁武说。
为做大做强产业链,新一届青岛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振兴大会上公布了47个“火车头”——链主企业,作为推进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助推链主企业加快发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出台《关于推进向链主企业放权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将技能等级认定、初中级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推荐、人才服务定制等“四权”下放给链主企业,同时印发了经办“明白纸”,通过放权赋能链主企业提高人才引育用效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聚焦着力突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根据《通知》,青岛市大力支持链主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按照自主确定评价职业(工种)、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自主开发评价标准规范、自主确定评价方式方法的原则,支持具有意愿和条件的链主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着力支持链主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试点,被聘为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按照企业正高级工程师兑现工资待遇,并在人才服务、政策支持以及参与社会事务等方面与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按照“谁用人、谁受益,谁评审、谁负责”的原则,青岛市切实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中的自主权,积极推进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实现用人主体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有机衔接,促进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良性发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对获得职称评审权限的单位加强指导,突出落实品德、能力、业绩导向,用好用活职称评审权,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职称自主评审权下放给集团总部后,我们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定评审标准,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干什么、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切实让对企业有业绩、有贡献的人才既有利益又有地位,带活了整个工作氛围,带动了整个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企业发展效能。”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有彬博士说。
创新推进下放高层次人才推荐权,切实发挥企业选人用人主体作用。为助力链主企业招引高端人才,青岛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和落实“选什么人、用什么人,让用人主体说了算、市场说了算”,联合出台了定制化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等相关政策,给予重点产业头部企业高层次人才推荐权,采取按薪定才、自主荐才的方式,为其定制发放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帮助人才解决家属随调、人才住房等困难。
在青岛市,链主企业共涉及智能家电进而轨道交通装备等17个领域,各个领域需求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实现精准化服务。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链主企业需求,重点为链主企业做好人才政策解读服务、人才政策帮办代办服务、人才招聘平台支持服务、人才平台创建指导服务。青岛市还支持链主企业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师工作站和研究生实习基地等,享受相关政策扶持。
“下放‘四权’只是开始,提高效能才是关键。”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处处长张信龙表示,“未来,青岛市将持续推进人社领域人才工作‘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服务链主企业的积极效应,在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的基础上,确保下放的权限用人主体接得住、用得好,助力链主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