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从新:发挥农村资源优势上好科学课
作者:邓从新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2-09-30

      科学课教学内容与自然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科学课教学强调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这一切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持。

      农村学校科学课教学设施虽然没有城市学校先进,但农村学校周围的自然资源和学生生活环境,往往是城市学校和城市学生所没有的。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的资源优势


      科学教师必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善于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展科学课教学。

      农村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科学课教材,我所在的学校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腹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据统计植物有142种,其中粮食作物13种、油料作物34种、瓜果类10种、树木类24种、药材类36种、花卉类13种。

      农村校园面积大,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生物园。我校的生物园分为“种植区”“养殖区”“扦插区”“苗圃区”“花卉区”“藤本区”“草本区”“木本区”等8个区域。园中共有生物128种,其中本地生物96种,引进外地生物32种,与课文相关的生物占96%。生物园为教学提供了观察材料,为学生栽培、饲养等活动提供了实践基地。

      农村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动物、植物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栽培、饲养经验,有较强的动手习惯和动手能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常见牲畜的喂养方法和常见植物的种植方法。


      发挥乡村课程资源优势上好科学课


      结合本地实际开展观察、实验教学。教学《植物的一生》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定期到“水稻种植专业户”进行实地教学,让学生亲历水稻种子发芽、分蘖、开花、结果的过程,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探索植物王国》单元时,组织学生带来黄豆芽、狗尾草、葱、大蒜、萝卜、白菜、红薯、生姜、藕等20多个品种260多个材料,为探究“奇妙的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工具与机械》时,我将学生带到农机修配厂进行现场教学,认识、感知工具和机械的科学原理;上《轮轴》时,学生目睹自来水厂各种类型的阀门,动手操作不同直径的水阀,感知轮轴的秘密;学生学习《杠杆的科学》后,回到家里将压水井的“压杆”加长,奶奶取水再也不那么费力了。

      师生动手,自制教具。教师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收集废旧物品,建立“百宝箱”。比如铁丝、线轴、纯净水瓶等,教学时都可以派上用场。在教师自制教具时,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如“简易显微镜”的制作、“生态瓶的制作”等,学生参与制作教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解课文、动手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

      实验、观察教学让学生“一周早知道”。教师将下周要教学的内容、要做的实验、要准备的材料,以及实验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早知道”,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收集实验材料、模拟实验研究,并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比如六年级下册关于“月相”的教学,按照教学进度一般时间在5月底。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记录,我在开学的第一周就组织学生开始观察、记录月相在农历一个月的变化情况。学生在自己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作为参照物,观察农历从月头到月尾每一天的月相,并在老师提供的观察记录单上用画图的方法记录下来(如遇到阴雨天气,必须等到下个月再观察记录同一天的月相)。让学生通过较长时间对月相变化的观察记录获取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用科学讨论会的形式,通过对观察记录材料的分析、整理,抽象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运用农村资源开展科技活动


      教师还可以将课堂上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开展科技活动,如《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用稻草做沼气发酵原料的研究》等科技项目,就是课堂生成资源在课后探究的成果。

      每年寒、暑假开学第一课,我们都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我的假期新发现”报告会。报告会上,学生可以交流一篇科学小论文、一个科学小发明,或者一个设想,甚至提出一个问题,以此激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勇于提出问题、勇于实验探究。去年春季开学,在六年级3个班“我的寒假新发现”报告会上,收到来自学生的“新发现”450多件,像《长江流域与一个集镇的兴衰》《老苏区农业生产工具的调查与研究》等作品,都是学生在课外经过观察、调查、研究获取的。

      我们学校所在的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蕴藏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为此,学校将镇“农技站”“环保站”“自来水厂”等列入学校科技活动实践基地,并安排了科技活动日、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月,经常组织学生到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参观学习,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科学”。同时,组织环境、种植、养殖、粮食调查兴趣小组,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鸟类、青蛙、防护林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我们还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成立了“种植兴趣组”“饲养兴趣组”“制作兴趣组”等12个科技活动小组,将每年5月和10月定为科技活动月,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节,每学期评选、表彰50名“明天小小科学家”。

      科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发现、学会质疑、学会设计实验、学会探究。同时,将科学课教学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孩子的科学梦想。


      (作者系湖北省监利市英才学校科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