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坚定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以国际人才聚居地建设为重点,完善全区域全链条全周期人才工作体系,打造形成具有城阳特色的国际人才品牌。人才的聚集,也正持续推动着湾区都市活力城阳的蝶变升级。
打造“高精尖”人才创新创业“双创城”
在山东省唯一的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基地——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呈现出一派火热的景象,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及其团队争相入驻,吹响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随着园区承载力的饱和,今年,城阳区对博士博士后园区进行了整合,优化整合后的园区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在这里将为更多人才实现创业梦想。
平台载体既是科技创新的强力引擎,也是引才聚才的强大磁场。在创新平台上,城阳区依托中车集团行业内龙头企业,建成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开展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协同研究,另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区共有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6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9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4家;在创业平台上,城阳区建成提升中国(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青岛博士创业园、青岛农业生命智慧谷等人才创业载体规模,已为200余个人才团队直接提供办公、资金、市场等全面支持,推动更多创新创业者带技术、带专利、带项目、带团队来城阳创业。
构建“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要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关键在于涵养人才发展“生态圈”,打造能成就人才的创业创新环境。城阳区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环境”的工作理念,坚持环境留人和服务拴心并行,聚力全域打造企业满意、人才满足的营商环境,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创新推出40项改革举措,其中,优化人才就业创业服务等2项举措全国领先,健全完善人才服务全程代办帮办体制机制等3项举措全省领先,另有6项与人才工作、生活相关的举措全市领先。
在谋划做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营商环境打造同时,城阳区还重点聚焦高层次人才关注的子女入学、就医、住房、生活等“关键小事”,着力打造适宜高层次人才发展的优越环境。
人才政策迭代升级 针对性更强突破性更大
从《关于进一步吸引在青高校大学生到城阳就业创业的若干工作措施》,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城阳人才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多条重磅政策相继推出,展现着城阳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决心:过去五年,城阳人才总量达到27万人、实现翻番,面向未来,城阳将构建最优人才生态,打造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以“人才”为中心,城阳区按照让人才直接受益的思路出政策、给补助,让各类人才能一目了然的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破除政策分散不集成、人才漫天找政策现状。
“城阳区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最大的‘富矿’,围绕人才创新创业所需,制定出台了人才服务全程帮办代办、人才载体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人才新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鲁锐介绍,“此外,立足城阳制造业集中的特点,我们为高新技术企业量身定制引才政策,并积极兑现,上半年累计发放各类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人才关注的金融资本、创业保障等方面,以财政引导方式推出人才科创基金、人才险等金融产品,为人才创业、生活等方面提供最大支持、最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