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同步教学尝试
作者:庄 禾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2-06-22

      中国的气候一直是初中地理阶段的考试重点和教学难点,这部分知识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几乎涵盖了每一个考试能力要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面对枯燥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以及中国的气候分布特征和成因这部分知识,往往过于追求记住“气候特征”“分布特点”等所谓的考点,忽视了感受气候之间最直观的视觉差异和体感差异。这种直观性的缺失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区域认识能力。从小的方面来说,学生的应试灵活程度大大降低;从大的方面来看,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学完中国气候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毫无感知的现象。为了有效改变这种局面,这学期我利用校长贾秋萍援疆的机会,联系新疆乌恰县黑孜苇乡中学的教师阿迪力江·买买提依明一起进行了一节题为《一路向西》的中国气候研究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三节《中国的气候》,对学情分析如下:本节课学生分两部分,江苏省常州市同济中学八年级学生和新疆乌恰县黑孜苇乡中学八年级学生,两地学生均已对中国的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相对熟悉自己所生活城市的气候特征。我们期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在知识方面,两地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气候的描述方法,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加深气候对日常生活方式和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常州、乌恰两地学生相互了解,增进民族感情,培养家乡认同。

      信息技术应用特色以ClassIn为主要平台,运用平板、大型投影、一体机实现常州、乌恰两地学生、两位地理教师之间的无障碍互动、讨论、分享、展示和知识讲授,给两地学生带来同一知识、两种视角、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不同体验。

      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我和阿迪力江·买买提依明老师充分沟通,在选定了ClassIn平台作为线上授课的交互软件后,充分熟悉软件操作。来自常州同济中学和乌恰的两位学生分别在课前录制了反映当地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的微视频。常州学生的视频拍摄地放在拥有典型水乡风貌的青果巷街区,重点展示了常州的建筑风格、饮食习惯,强调了早上8点的拍摄时间。乌恰的学生在视频里介绍了柯尔克孜族的游牧文化,也对拍摄的时间进行了强调,两地的时差在视频播放后一目了然。

      本节课常州和新疆两地同时开始上课,课堂以贾秋萍校长寄回常州的红枣礼物作为导入,从贾秋萍校长的执教经历,引出常州和乌恰两个地方。

      双方学生和教师相互问好之后,大屏幕播放两地学生提前录制的介绍家乡的微视频。这种提前精心录制剪辑好的微视频,原汁原味的身边同学出镜,让差异展示视频更加吸引眼球。此后,在两地的课堂中,清晰呈现出同一张中国地图,两地学生同时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常州和乌恰的地理位置,分析两地在沿海内陆、经度纬度上的位置差异。我作为主会场的老师,为两地学生介绍了分析描述气候的通用方法,并展示中国所有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进入练习环节,常州学生鉴别出乌恰的气候图并描述乌恰的气候特征,乌恰学生鉴别出常州的气候图并描述常州的气候特征,两地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分别对对方的鉴别和描述进行评价。这个环节,常州学生很明显对乌恰的具体气候类型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与高原山地气候之间存在疑惑。此时乌恰老师接过了课堂的讲解,对常州学生对乌恰气候描述时的困惑进行同步解释。

      接下来是分组任务,两地学生分三大组,研究气候对生活影响的三个方面。在事先准备好的电子活动任务单中,常州学生在平板上,新疆学生在一体机上,运用拖动剪贴画图标的方式,为常州和乌恰因地制宜选择农业发展的类型,搭建传统民居,选择合适的衣着。

      同时参与一个活动,相互帮助、点评,在充分讨论研究分享中,两地学生加深了情感。

      最后是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尊重两地差异,寻找合作的新途径。两地学生畅所欲言,分析家乡发展的优劣势,对加深两地合作、发展自己家乡献计献策。

      “两位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带我们了解了新疆的面积、特产以及风土人情,用有趣的课堂屏幕拖拽活动,介绍了新疆与常州在房屋、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我还记得自己答题正确后,博得新疆同学掌声的那种温暖与鼓励。”八年级学生钱正浩说。远隔万里,但信息技术让大家毫无距离感,每个人在不同的空间同上一节地理课,运用全新的方式学习了原本枯燥乏味的气候知识,直观感受了中国的博大和文化差异。在共同学习的时间里,师生深切体会了不同民族的相融相知,增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同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