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结构化的历史教学
作者:陈长锁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2-06-20

      结构化的知识能够让学生从大量不连贯、碎片化的知识中跳出来,抓住学科最本质的东西,有利于构成知识体系,也最有迁移应用价值。以结构化思维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已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是应对高中历史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重要策略,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宏观理论架构下如何使结构化思维有效落地,将是未来很长时间一线教师要走的路,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要在两个方面着力:知识内容的结构化和方法程序的结构化。

      知识内容的结构化。课堂上,教师要从关注单一知识点、课时教学转变为大单元、大概念统整下的课时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术研究成果,提炼出单元大概念和单元教学主题,并据此设计课时教学活动。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根据课标的要求,可确定大概念“统一多民族国家”。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师从课标内容要求中可抽取出几个关键词——“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版图奠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面临危机”,四处关键词体现出单元的核心内容:发展与挑战,据此可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挑战”。根据单元主题,教师可将本单元教学整合为新的三课时内容:第13课:明清时期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挑战;第14课: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边疆危机;第15课:明至清中叶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局限。这样既避免了与初中教材内容的重合,又在坚持单元主题和价值观引领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使主题呈现出清晰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条主线,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学生容易理解的三个部分,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围绕这个思路进行横向、纵向的探讨,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此只是列举了一个单元,理想的单元教学应分为三个阶梯:首先是教材单元的整合设计,能观照到每一课时的前后联系;其次是对一册书进行大单元整合设计,把目标分解到各单元,设计出教学目标实现的步骤、方式;最后是对高中学段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然后分解到各学期,再分解目标到学期和单元,有步骤地完成教学目标。当然,这种大跨度结构化教学比较考验教师的专业功底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方法程序的结构化。我们将结构化思维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使知识的分类和层级清晰严谨,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形成框架逻辑。但是从专家对中小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效果的调查分析看,结构化的思维导图也有局限,它的有效概率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有显著差别,越是高难度需要深思考的学段,有效性就越低。对于难度较高的高三历史来说,通用的结构化思维导图只是对知识点进行一些梳理。在高考中很少有题目直接考查基本的知识点,大部分难点在于学生应对复杂情境时解题思路的变化,这时教师需要对结构化思维的应用进行升级,做到解题思路的结构化。比如高考历史卷常考的论证题,首先要形成这样的基本解题思路:提出观点(证明什么)➡寻找论据(用什么证明)➡进行论证(怎么证明)➡总结提升(上位认识)。在此基础上,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可具体化为:提出观点(观点明确完整,选择重要的、论据充分的、史实储备充足的观点,扬长避短)➡寻找论据(围绕材料找论据,充分且多角度)➡进行论证(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总结提升(上位思考,规律性认识,价值判断)。当然这些只是基本思路,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如果已有明确观点,要先评价观点,评价观点时理解准确,再开展其他步骤。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记住一堆生硬的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建立自己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程序的结构化就是教师告诉学生“怎么做”,从习得陈述性知识到产生系统表征和贮存的程序性知识,需要教师长期引领实践。

      结构化思维很庞大,还包括概念图、系统图的运用等,本质上是联系和系统思考。结构化思维要落实好,教师要从学科教学上升到更高的哲学认识并贯彻始终:要有全局观,清楚具体知识在单元、学期甚至全学段的位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实质重于形式之心思考;要动态思考,多角度考量,在新情境中反复实践应用。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丰台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