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引发轩然大波的学生“违纪通报”,细数有哪些不妥之处
作者:智库分析师 来源:智库 日期:2021-02-10

     1月27日,一则由“鹤壁高中2021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1月18日-1月24日违纪情况通报》在网络疯传。通报详细罗列了95名学生的“违纪”情况,包括抹护手霜、腿上放棉袄、梳头、打哈欠等行为,并附有学生姓名和班级,引起众多网友质疑和嘲讽。当事学校及时作出反应,通报处理结果并向学生和家长致歉。那么,这则短时内引起轩然大波的通报,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学校管理者如何才能避免,请看中教传媒智库的分析和建议。

     一、舆情走势分析

     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监测显示,2021年1月27日—2月9日,相关网络文章共计10654篇/条,舆情走势于1月29日达到峰值。从舆情数据来源看,新浪微博占比最高。微博话题“鹤壁高中实名通报学生违纪”“鹤壁高中网络实名通报学生课堂违纪”阅读量均在1000万以上。

1.png

     从事件发展和传播过程看,主要有三个节点:

     1月27日,微信公号“鹤壁高中2021届”实名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引起网友关注和转发。

2.png

     1月28日上午,舆情发酵,迅速成为全国性热点事件;当天下午有人删除“违纪通报”、注销账号,但并未平息舆论质疑。

     1月28日晚,鹤壁高中官微通报处理结果,称高三年级组在此事上存在方法不当、管理不规范问题,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责成年级主任作出深刻检讨,并向相关学生和家长致歉。

3.png

     从热点报道来看,媒体关注事件进展的同时,也就此事发表了评论文章,质疑学校的管理方式不当,侵犯学生隐私。除此之外,部分网友表示这则通报批评勾起了他们对高中生活的回忆,一定程度上理解学校的做法。

4.png

     二、舆论关注点分析

     综合媒体报道评论、业界声音与网友意见,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管理方式不当、侵犯学生隐私、学校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如何用好教育惩戒权、对高中生活的戏谑化表达、理解学校做法等6个方面。

5.png

     舆论普遍质疑学校管理方式不当,认为教育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弹性空间。网友认为这份通报“令人匪夷所思”,并表示过于僵化的规定只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光明日报发表评论称,此事折射出学校治理思维之弊,呼吁进一步反思和改革学校治理。

     鹤壁中学的“违纪通报”被批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有法律专家认为将学生姓名和班级“挂在网上”的行为,超出学校的管理尺度和范围。网友还推测如此详细的记录源于摄像头监控,联系到此前智能头环、人脸识别进校园等事件,呼吁严格规范用于教育教育的技术手段。

     也有观点认为,“内规外传的迷惑操作”反映出学校管理者媒介素养的严重欠缺。有分析人士表示,鹤壁中学并非个案,不少学校管理者对当前网络环境缺乏了解,将不宜公开的信息发布至公共平台,导致自身卷入舆论漩涡。

     此外,在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共有15位基层教育工作者撰文评论此事。其中,有12人持反对批评态度,认为此举伤害学生尊严,学校管理方式需完善;有2人表示理解支持,认为适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通报,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提醒教育;另有1人持中立态度,认为过于严苛的学校管理,主要源于应试教育环境带来的压力。

     三、舆情研判

     综合分析,此次事件的舆情特点有以下4方面表现:

     1.教育惩戒、学生隐私等多个敏感议题相互叠加,催生舆情快速发酵、扩散。此事恰好发生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颁发一个多月后,激发网友对教育惩戒、依法治校等话题的持续讨论。加之截图的直观性和分享的便捷性,该“违纪通报”于短时间内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并受到各大媒体的集中关注。媒体报道充分还原了信息“发生现场”,增加了网友的信任感,带动了二次传播。

     2.牵涉多个主体,各方态度褒贬不一。微博话题等引发网友围观,推动舆情热度持续上升,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法律人士等不同身份、认知、经历的舆情参与者,围绕实名通报、通报事项等发表各自观点,既有批评,也有力挺,其中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情绪的表达。

     3.涉事学校应对不及时,给舆情发酵创造了空间。从舆情传播走势来看,涉事学校对信息源的表现形式、传播媒介、网民反应等研判不足,错失了主动发声的合适时机。事发早期以“账号与学校无关”为由推诿,后期公开道歉也未平息事件,甚至激发次生舆情。

     4.其他关联话题在舆情扩散、爆发阶段介入,舆情复杂程度升级。随着舆情不断升温,事件相关主体结合自身兴趣、已公开事实,不断拓展问题和细节的外延。舆论关注点逐渐转向对衡水中学管理方式、应试教育压力、智能头环进学校等话题的讨论,增加了舆情的长尾效应。

     四、对策与建议

     1.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健全舆情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学校—主管部门”互动机制,做好信息管理。一是组建区校两级的舆情信息员队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媒介素养;二是区校两级注重信息互通,学校要及时报告事件始末和动态流程,为应对工作准备第一手资料;三是完善舆情研判和应对机制,做好舆情风险评估、制定相应处置预案等工作。就次事件而言,近年涉及“校规”“班规”的负面舆情出现频次较高,建议各校将“奇葩校规”“奇葩班规”等话题纳入日常舆情监测范围,有效规避风险。

     2.健全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做到信息发布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学校要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加快健全并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当面对舆情时,学校新闻发言人可选用新闻发布会、通报会、接受多家媒体的共同采访或独家媒体专访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统一的权威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不准确报道。

     3.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应从法治角度重新审视管理理念,加强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定期学习,学校应形成合法合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惩戒校本化方案。此次事件暴露出学校依法治校思维的匮乏,提醒各校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定期学习,强化法治教育工作机制。同时,因地、因校制定科学性、有温度、可操作的举措,实现刚性制度与人性管理的和谐统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时,应坚持“适当性”“合法性”等原则,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尺度与温度,重点针对流程、适用情形、裁量基准等形成合法合规的校本化方案。

     4.各地各校应尊重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同时常态化开展现代教育理念的宣传教育。此事和近期被曝出的某校要求学生寒假“朝九晚十”自习并接受教师线上监控事件,均引发了网友对学校教育理念的吐槽。这提醒各校在日常管理中应遵循教育规律,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针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可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现代教育理念的宣传教育。

     5.建议学校以此为鉴、以案促改,优化内部治理,在实践中提高治理水平。学校应进一步树立规范办学意识,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通过建章立制形成各自的办学章程和内控机制,让学校大大小小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出品,孙谦、杨舒钠制作,张以瑾监制;中教传媒智库特邀专家徐仲武对分析建议部分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