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再向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
作者:记者 梁立新 来源:淄博晚报 日期:2023-07-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淄留淄、就业创业,进一步推动淄博青年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提供人才支撑,在“人才金政50条”“青年创业25条”等政策基础上,近日,我市又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来淄留淄16条措施》(简称《16条措施》)。《16条措施》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构筑青年人才推介平台

      打造高校“宣传矩阵”。依托“百所高校联盟”,搭建我市与高校就业、科技、宣传等部门“直连通道”,联合高校网站、公众号等宣传媒介,组建淄博“宣传矩阵”,定期播放和推送淄博城市宣传片、产业发展、人才金政、用人单位需求等内容。推动我市重点用人单位在高校冠名一批活动及场地。

      开设高校“淄博课堂”。在驻淄高校开设“淄博人才政策第一课”,对新入校大学生第一时间讲解淄博城市情况和人才金政。在市外高校,依托驻校专员、就业导师等,定期开展淄博城市和人才政策宣讲会,组织我市有关部门、重点企业走进校园,全方位推介淄博。

      政策宣传“网上直达”。联合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定期制作推出淄博人才政策宣传视频。设立“淄博人才政策词典”网上平台,及时汇总梳理全市产业、科技、人才相关政策,实现人才政策快速精准查询。按季度梳理青年人才“政策清单”“服务清单”,通过部门网站、政务服务网、新媒体等平台及时发布青年人才补贴政策及住房安居、婚姻落户、文旅消费等服务事项。

      拓宽青年人才来淄渠道

      青年驿站“增量扩容”。在产业园区、城市商圈等城市聚集区域周边新增青年驿站20家,全市青年驿站总量达到60家左右。升级青年驿站住宿服务平台,实现驿站申请、认证、审批、入住全链条“一网通办”。

      来淄体验“组合用力”。区分“入学季”“求学季”“环毕业季”等不同阶段,打造“高校青年人才淄博行”“大学生来淄体验”等系列品牌,分专业、分领域、分阶段融合开展全程式青年人才招引和城市体验服务,引导高校师生全面认识淄博、感受淄博、宣传淄博,每年全市体验活动不少于100场。

      实习实训“沉浸参与”。建立“四强”产业大学生实训基地,每个产业领域确定10家企业,每家企业与2—3所市内外高校建立畅通的实习实训、求职就业等“双向”对接渠道。扩大“大学生实习计划”规模,每年不少于1000人,到企实训数量不少于800人。

      选派专员“链接高校”。每年从全市选派30名左右干部赴国内重点高校的科技部门、招生就业部门担任科技专员、引才专员,建立稳固的成果落地、人才来淄渠道。面向高校优秀青年学子、青年教师、辅导员等,招募100名以上“校园青年引才大使”,优先邀请参加各类感知淄博活动,对工作业绩突出的进行表扬鼓励。支持市内外领军人才为我市“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举荐急需紧缺青年科技人才,优先纳入“淄博英才计划”青年专项。

      引才专列“直通院系”。延伸“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引导和支持20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引上下游企业组建“行业招引团”,面向目标高校对口院系,采取“小型化”“专业化”模式直抵院系招聘,每年活动不少于30场。

      激励青年人才驻淄创业

      创业项目“以赛招引”。举办淄博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每年选拔60个左右大学生创业项目、10个左右科技人才创业项目,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通过承办或设置分会场等形式,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创业大赛等活动落户淄博,聚集、承接各类创新创业资源。依托各类创业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组建“创业项目招引团”,广泛对接各地创业大赛优质项目,每年新招引落地创业项目20个以上。

      十百千万“工程引领”。3年内新建十个创新创业平台、确定百名创业导师、集聚千名创业青年、带动万名青年就业。依托淄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联盟,为创业青年人才提供行业分析选择、企业规范化管理、项目对接落地、金融赋能支持等板块的指导服务。

      创业孵化“平台赋能”。优化升级现有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根据创业成效提升各级创业孵化平台利用空间,预留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30%左右的场地,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支持各类创业孵化平台组建创业青年俱乐部,组织举办各类创业论坛、训练营等活动。

      就业创业“快办帮办”。在各级行政审批单位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驿站”,整合政务部门、社会团体、优质企业资源,协同联动为在淄、留淄大学生提供一站式创业就业信息咨询、行政审批、就业法律指导在内的“政务服务帮代办”事项,做到大学生创业事项“即来即办、即报即审”。

      创业发展“跟踪补短”。依托市内外创业孵化机构和平台,开设“联京淄博”“联沪淄博”“联杭淄博”等系列活动,链接淄博创业群体与京沪杭等创业群体的交流合作。每年举办10期以上淄博创业训练营,通过创业课程、企业研学、校友沙龙、项目交流会、创业导师咨询等形式,对优质的青年人才创业项目进行重点培养。

      优化青年人才留淄生态

      活动阵地“时尚多元”。依托现有和新建科创园区、街区、人才公寓、运动场馆、休闲场地等认定一批青年友好型基地,形成系列青年服务项目,开展文体社交、志愿服务等青年社群活动。在公园、车站、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常态化开展“创意市集”,策划一批音乐派对、潮玩DIY、游戏互动等主题活动。

      生活乐居“组织保障”。整合部门和社会机构资源力量,组建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在全市布局打造5—10处实体化青年交友平台,为在淄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技能培训、素质提升、婚恋指导、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服务,每年举办30场以上青年婚恋等交友活动。打造“淄博青年才俊”品牌,每年选树一批各行业各领域优秀青年人才。

      留淄场景“定向拓宽”。组织高校书记校长开展“访企拓岗”和“留淄推介”,加快拓展就业创业岗位,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健全季度摸排和动态调整的企业岗位挖掘机制,根据企业现状和行业前景,科学分析用人单位专业需求和岗位数量,建立全市人才需求调整目录。优化“三支一扶”、“社区志愿者”计划招募、岗位拓展相关工作,加大青年人才招引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