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情境支架,促进学科融合
作者:杨 倩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3-03-23

      在“双减”和新课标背景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提质增效成为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笔者曾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的第一课时。我把整节课分为五个板块:旧知导入,引出劳动;复习形声字,初步感知劳动;明确劳动内容,指导朗读;发现句式,仿说劳动;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课堂伊始,学生拍手齐唱《上学歌》,歌中“爱学习,爱劳动”这一劳动因子一下触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然后,学生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含有虫字旁的形声字,回顾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为本课时学习含有“走之”的形声字做铺垫。本课时围绕“动物王国举行劳动比赛,评选劳动小明星”的情境支架展开。学生受国王的邀请组成“考察团”,到田野中考察哪些动物可以获此殊荣。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儿歌的内容,同时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发展聚合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此情境支架下,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热烈。

      但事后,反思本课例的特色及亮点,我有三点感受:

      这是一次大单元教学的有益尝试。翻阅大单元教学的相关书籍和论文后,我最终确定了这样的单元学习大概念——“如何为学?立德、寻美、探智、健体、乐劳五位一体”,并调整了单篇课文学习目标,立德——《人之初》,寻美——《古对今》,乐劳——《动物儿歌》,健体——《操场上》,这也是本单元的大任务。单元大情境就是“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大单元教学的课型分为单元预习课、精读引导课、组文阅读课、略读实践课、口语交际课、习作指导课。考虑到本单元大任务的分工方式和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特殊性,我选择的是《动物儿歌》这篇课文进行精读引导课的教学尝试。我把整个第五单元的单元目标进行梳理,最终把口语交际《打电话》以及语文园地《我的发现》整合进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置了大单元教学目标。

      这是一次语文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有益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即通过有感情朗读、品读词句、演一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二是将劳动实践活动融入语文教学,比如请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劳动结束后让学生将劳动场面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描述;三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劳动场景的体悟。本课时先以《上学歌》导入,唤醒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再读儿歌初步感知劳动,理解儿歌大意,明确劳动内容,最后发现句式,仿说劳动,并通过写字进行劳动实践。

      这是一次情境教学的有益尝试。在“动物王国评选劳动小明星”的情境支架下,学生沉浸在“考察团”的光荣使命中,在我的带领下通过配动作朗读、分组朗读等多种形式,能够有节奏地流利朗读课文,也考察清楚了小动物各自的劳动内容。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设计了“打电话报喜——配动作表演——小记者采访”等环节,让学生入情入境。“打电话报喜”是对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巩固训练;配动作表演也是一个课中操,让学生不仅放松了身心,也加深了对动物劳动的体悟。“小记者采访”环节的设置更是一劳多得,一是让整个情境支架更完整;二是变相引导学生进行挖空背诵课文;三是为后续提炼句式“谁+在哪儿+干什么”,并对仿说进行铺垫——第一次答问提醒学生关注儿歌中的地点,第二次答问提醒学生关注儿歌中的事件。

      课堂评价与情境设置相配套,能更加凸显情境支架的完整性。本堂课实行的是小组评价,每个小组提前选定一种勤劳的小动物作为小组名称,进行课堂竞赛。组员坐姿端正、认真倾听、积极发言都可以为小组赢得爬格子的机会,爬得最高的小组获胜。

      在情境创设的递进性方面,本片段延续“动物王国评选劳动小明星”的情境设置,从评选动物王国的劳动小明星,到发现身边的劳动小明星,这一情境支架链接文本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倡导他们向身边的劳动小明星学习,从而将劳动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

      反思本课不足之处,由于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特殊性,无法像中高年级阅读单元那样,分识字教学、课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拓展教学、习作教学等板块分步推进,所以显得大单元的跨度和分层都不够明显。低段识字的大单元教学新样态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