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平:从语文实践走向语文素养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2-12-2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语文实践”这一词在新版课标中高频出现,达21次。

      如何理解“语文实践”?联系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原则第三条“坚持创新导向”来审视,要“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显然,语文实践是学习方式变革、核心素养落地的出发点,是语文之“基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更是强调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借助这“三学”,让语文实践成为语文素养落地的肥沃土壤。

      做中学,放大实践时空。新版课标在教学建议第三条中指出:“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的确,语文素养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意识。笔者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时时处处进行语文实践,安排了如下学习活动:一是依据学生提交的自认为难学的字词和不懂的问题进行梳理、解疑、书写指导,并归结出两个核心问题“闰土的到来,到底给我带来什么,仅仅是快乐吗”“他们从此没有见面,为什么呢”。二是从身份“主仆、朋友”切入,讨论闰土讲的趣事,学生自主归纳标题,抓“闰土讲的看瓜刺猹”和“我记忆中的闰土”两个场景对比阅读,体会不同情感下语言表达的不同。三是穿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体会“我”生活的狭窄与无趣,从而体会闰土到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快乐,更是改变了我的思想。四是联读《故乡》中“我”与中年闰土的见面片段,再次切回“主仆”身份,从而引发学生质疑,推荐课外阅读《故乡》。

      “做中学”,把学习活动转化为真实的语文实践:在“做”中深化体验,引发学生学习字词,在“旧”“新”环境中了解用词的变迁;在“做”中激活思维,借助对比阅读、联结阅读,触发深入思考,发展高阶思维;在“做”中延伸阅读,开启整本书阅读之门。

      用中学,凸显实践成效。如果说“做中学”更多是理解、吸收,那么“用中学”则侧重语文运用,运用中解决问题,运用于社会生活……运用本身就是最好的实践。从“消极知识”和“积极知识”的视角来看,会运用的知识是积极知识。运用,事关学生不断形成学习经验,某种程度上也是语文素养的落地生根。一位教师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结合课后“初试身手”栏目,创设“校园导览”的真实任务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课文学习到的“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来介绍学校。在这样前置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学习课文就带着更明晰的目标以及“做好介绍”的动机,学习得以更好发生。在此基础上,教师更是把本单元的学习设计为“项目化”学习,安排系列任务。把“怎样做一个校园小导游”作为驱动性问题,把“熟悉校园景点”作为入项活动,在具体课文的学习中融合学校景点导览图制作、导游词设计、语音二维码创作、介绍的礼仪等。“把教材转化为学材”,学习方式的变革带来丰富的“用中学”成效。最后,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小论坛,师生学得有声有色,兴味盎然。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上述例子中,利用已有资源,增强实践机会,变革学教方式,让“用中学”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

      创中学,深化实践创新。新版课标尤其重视学生的创新品质,“求真创新”“勇于探索创新”“创造美”等在文中频繁出现。“任务群”“学业质量”等设置带来了新方向、新要求、新行动。“创中学”同样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要为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积极赋能。比如,学习六年级上册鲁迅单元时,教师以“文学名家行、百年话鲁迅”为主题,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安排联读鲁迅主题作品、观看鲁迅主题影视等综合的语文实践。单元学习过程中,师生结合互联网技术,为鲁迅先生设计“文创作品”,可以是书签、马克杯、胸章、文化衫……也融合美术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学生作品异彩纷呈,创意不断。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设计可以转化为作品、“商品”,不仅在线展示,还可以走向“市场”。

      我们常常觉得创新似乎是很难的事情,其实“创新”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创中学”的主旋律。对小学语文学习而言,创新必然要在真实、真切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发生。“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创新,完全可以成为可能!

      (作者系特级教师、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