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技师学院2022年度第二批公开招聘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公告
作者: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来源: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日期:2022-09-14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原人事部令第6号)、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若干意见》(鄂人社发〔2016〕23号)精神,襄阳技师学院面向社会第二批公开招聘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6名。现将招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数量及条件


      (一)招聘数量

      襄阳技师学院第二批公开招聘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6名,招聘对象按照《2022年度市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方案》精神,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含硕士研究生),且签约对象的普通高校本科阶段需取得相应学历学位(不含自考、函授、成教、网教、专升本)。岗位条件详情见《襄阳技师学院2022年度第二批公开招聘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岗位一览表》(附后)。

      (二)基本条件

      1.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3.有良好的品行,愿意履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义务,遵守事业单位工作纪律;

      4.有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并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年龄条件和身体条件;

      5.取得国家承认的岗位条件要求的学历;

      6.具有应聘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理应聘:

      1.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正在处分(罚)期间的;

      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司法调查或者审计的;

      3.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曾被开除公职;

      4.现役军人;

      5.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可不受理应聘的人员。

      (四)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9月(如要求35周岁及以下,即指“1986年9月1日以后出生”,以此类推)。


      二、报名及资格审查


      (一)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

      自2022年9月14日至9月28日17:00,报名人员可通过发邮件的形式将报名所需电子文档和各类证件的扫描件,发至我单位指定电子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报考岗位+高层次紧缺专业报名”。面试时进行资格审查,须携带以上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二)报名办法

      1.报名时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就业协议书、毕业证和学位证(2022年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就业推荐表、学业成绩证明材料)等证件原件,近期1寸免冠同版登记相片。留学回国人员,除提供岗位要求的材料外,还须取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应聘人员要如实填写《襄阳市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报名表》(一式二份),资格审查通过后列入面试考核对象。

      3.报考人员必须持第二代身份证报名。

      4.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报名。


      三、考试办法


      采用面试说课、讲课的形式。面试10分钟,其中说课3分钟,讲课7分钟。

      若同一岗位报考人数超过20人则增加笔试环节,根据考生笔试成绩综合研判划定最低成绩合格线,并按照1:3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


      四、考察、体检、拟聘人员确定、聘用管理


      (一)考察、体检。根据面试成绩,确定考察和体检对象。考察由我院负责组织,主要考察应聘人员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审核人事档案,对考核对象的资格条件进行复查。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有资质的医院进行,体检费用由考生承担。

      (二)办理备案手续。我院将就业协议书、面试过程中原始材料报市人社局审核备案。

      (三)拟聘用人员确定及公示。办理备案手续后,我院在学院和市人社局网站向社会公示招聘结果(包括姓名、学校、专业),公示期7个工作日。拟聘用人员在公示期间被发现并查证核实有违反考试考核纪律和不符合聘用条件的,取消聘用资格。出现取消聘用资格或者考生自愿放弃情形的,不再递补。

      (四)办理聘用手续。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我院按照国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与新聘用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五、学院地址


      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南内环路延长线,襄阳东站(高铁站)对面



     附件:     1.襄阳技师学院2022年度第二批公开招聘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岗位一览表.docx
     附件:     2.襄阳技师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docx


报名详情见二维码

未命名码 (1).png

来源:http://rsj.xiangyang.gov.cn/xwzx/zlzp/202209/t20220913_29277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