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拓展安全教育新路径
作者:于 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日期:2022-01-17

      校园安全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紧紧围绕“互联网+平安校园”理念,不断提升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优化安全责任落实新方式,拓展安全教育新途径,形成具有二道区特色的平安校园建设体系。


      五化式责任落实,优化监管新环境。


      全面实施平安校园“15个一”工程,构建“五环联动同促五化”的安全监管体系,即责任落实环的机制化“3个一”(一张责任状、一张职责表、一张任务单);监管预警环的模板化“3个一”(一套监管制度、一套预警机制、一套工作流程);排查整改环的清单化“3个一”(一份排查计划、一本检查记录、一册整改台账);教育培训环的手册化“3个一”(一整套培训计划、一系列特色活动、一品牌安全主题);评价分析环的图表化“3个一”(一个考核标准、一套评价数据、一份分析报告)。这样的安全监管体系保证了教育系统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尽责有“指挥棒”,追责有“度量衡”,免责有“护身符”,从而把“精准分责、精准担责、精准督责、精准验责、精准问责”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安全监管工作实现“照单履职、尽职免责”,为校园安全建设提供科学保证。


      立体式安全监管,构建管理新模式。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全角色、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全息校园安全生态网。依托“二道区校园校车安全管理信息监管平台”,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数据化管理模式,这套管理模式会自动生成四面数据图墙,即风险隐患分析数据图墙、安全基础信息数据图墙、生命安全教育数据图墙、校车路况监测数据图墙,能实时查看、调取、分析各学校的上报数据,并结合290个校园安全风险点,从人、物、管、环四个层面生成四张分析图表,包括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管的措施、环的因素分析图表,实现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新模式。


      体验式安全教育,创生教育新路径。


      二道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紧紧依托信息化手段,从多角度、多维度重塑课程空间,着力打造数据化、娱乐化、实践化的三种课堂模式,真正让孩子做到安全意识进头脑,安全本领记心中,安全技能成习惯。

      运用“生命与安全教育云应用系统”,打造安全教育数据化课堂。全区中小学运用生命与安全教育“电子课程”,以应用系统下的教师端、学生端为载体,进行虚拟仿真式的教育教学、自主学习、体验实践,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各类灾害场景,锻炼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针对系统内的教师授课、学生答题、考试评价等各类数据,区教育局采取线上可视化督导,区教师进修学校同步观测应用数据,真正构建了管理、教研、教师、学生四个维度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数据分析网,开辟了学科教育数据化应用新模式。

      运用“生命与安全教育学科教室”,打造安全教育娱乐化课堂。以五大教育集团(联盟、学区)为单位,二道区建设了六个不同安全主题的学科教室,通过运用3D、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设备将传统课堂进行“变脸”,为教师授课营造一个全新的“生命与安全”教学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真实、身临其境的安全场景,让课本中的知识点“活”起来,使孩子的安全技能掌握更扎实。

      运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体验中心”,打造安全教育实践化课堂。2015年,二道区投入1000万元为全区中小学生建成了“情境式+体验式”安全教育体验中心。体验时学生手持“安全体验卡”,从消防、地震灾害、公共卫生、防踩踏等主题情境中亲身体验、学习安全知识,同时远程同步记录每个学生的体验成绩,并建立安全档案,数据同步上传区教育局安全平台,汇集生命与安全教育体验大数据。自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建成以来,由系统内专业教师、外聘拓展训练师及专业讲解员对学生进行讲解及管理,每年有近2万余名学生进行安全体验学习。同时也作为党委、政府进一步拓展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自2016年起向社会全面开放,利用周六、周日等时间,让社区百姓、孩子和家长共同走进中心,为全面打造“平安二道”提供支持。

      (作者系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