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启示乡村教育振兴之道
作者:许川川、李凌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21-04-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部分提出了“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耕读教育具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化劳动教育的属性,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反映出对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此,我们需要在明晰耕读教育传统价值的基础上,为新时代耕读教育实践开辟路径,以发挥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的当代价值。

    传统耕读教育的历史背景

    耕读教育的理念肇始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农家许行首倡专业的“耕读教育”。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在《训子语》中所说的“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即深刻指明了耕读教育的重要性。传统的耕读教育是乡土社会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乡村农耕劳作、家族日常生活、私塾教育三个主要内容。它们统一于乡民成长的全过程,形成了“耕读传家”的思想观念,耕读文化也成为了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一,耕读教育是乡民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封建社会以“农耕”为本,将农业作为人生存的根本,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又决定了读书考取功名成为乡民发展的首选目标。乡民以农耕保障基本生存,以求学问道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实现劳动技能提升和道德品格修养的有机统一,这是乡民在传统社会谋得发展的重要路径。

    其二,耕读教育是家族繁衍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古人始终秉持“以农立国,耕读传家”的传统,通过家族藏书和聘请私塾教师对子女进行教育,将耕读教育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逐步形成了家规家训,滋养出许多书香世家。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促进了教育的平民化,彰显了教化功能,为民众由底层向高层社会地位的流动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后代对于家族和社会文化的认同,促进了家族的种族延续和社会稳定。

    其三,耕读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方式。耕读教育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耕读教育体现的是对土地的依附、对时节的顺应以及对协作的依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在古代,耕读教育所折射的,是封建社会聚族而居、安土重迁、春种秋收的农业文明心态。乡民们晴耕雨读、昼耕夜读,遵循“合四时而劳作”的规律,形成了尊重和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则体现了忠于国家、为民造福的家国情怀以及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耕读文化深刻影响了文学、农学、科学和哲学思想,《诗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著作就是典型代表。正是由于耕读教育的接续传递,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耕读教育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道德教化、历史传承、生存技能和经典诵读是传统耕读教育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随着耕读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其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乡村振兴和国家富强三个方面。

    其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耕读教育有利于现代青少年形成健康体魄、吃苦精神、求学上进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耕读教育更是一种精神培育,其内含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等有助于人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养成。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其根本路径就是劳动,耕读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德才全面发展,有助于消除脑体劳动差别,满足人的多维层次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多种能力和优良品格。

    其二,促进乡村振兴。从乡村振兴的内涵来说,乡村振兴不单是经济产业的振兴,更是组织、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振兴。耕读教育关涉农村时代新人培养,关涉中华文化传承。耕读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古代文明与现代发展相衔接,实现乡村振兴。从乡村振兴的难点来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精神贫困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制约因素。耕读教育有助于村民提升道德水平,陶冶道德情操,可以通过诚实劳动教育防止其返贫,也可以通过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方面,传承数千年的耕读教育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是指引我们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的深层次精神力量。它能够唤醒广大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耕读教育所涵括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中国梦实现的根本路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劳动实践为社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性基础,为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现实保障。

    耕读教育的当代启示和实践路径

    在当代,要充分继承耕读教育的优秀传统内涵,注重将其作为个人生存技能养成与道德品质修养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加强教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耕读教育的时代传承。

    其一,在教育理念上,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内涵。耕读教育在当代最主要的体现方式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为耕读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内涵。要推进古今融合,古为今用,创造性地将重视个体道德修养、注重家庭文化传承、劳动与知识教育并举的耕读精神,与“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以及“高度认同、敬业乐业、专注专一、全情投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热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其二,在教育方式上,推进教育和文化机制创新。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机制建设,使耕读教育浸润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融入德智体美劳各课程;探索学生田地劳动、体育运动、娱乐游戏、社会实践、艺术创作和赏析等多种耕读教育实践形态,重点创新受教育者参与农村文化、教育、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系列课程,帮助农村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促进农村发展与个人成长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完善文化育人机制,积极创新耕读文化的宣传机制,以乡村文化振兴为重点,创作弘扬耕读文化的文艺作品,打造耕读教育的先进典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耕读教育的当代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三,在教育资源上,保护和开发耕读文化传统资源。一方面,要加强保护有关的历史资源,如加强保护书院、庙宇、祠堂、学堂、家屋等体现耕读文化特色的历史建筑;保留和发扬有关耕读文化的习俗文化,如“打春牛”“春耕大典”“二十四节气歌”等。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对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运营和服务机制建设,以开发和保护并存为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保护和开发好耕读教育的传统资源。

    (许川川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凌单位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